一、前言
豬舍通風是規;B豬場環境控制的重要手段,通風量指標是設置通風系統必須要確定的一個技術標準。通風量指標如果選擇過大則不節能造成浪費,亦會增加不必要的投資;如果選擇過小則達不到環境控制的目標,豬群也會發生呼吸道問題。筆者現將建筑設計常用的兩種通風量指標——中國國家標準和美國標準分享給諸位,分析標準設定的條件,并提供通風量指標計算的方法,僅供讀者參考。
二、中國國家標準和美國標準
1.《規;i場生產環境管理及環境參數》GBT17824.3—2008規定的通風量指標,詳見表1:
表1豬舍通風量與風速
注1:通風量是指每千克活豬每小時需要的空氣量。
注2:風速是指豬只所在位置的夏季適宜值和冬季最大值。
注3:在月平均溫度≥28℃的炎熱季節,應采取降溫措施。
中國國家標準對于通風量指標的規定數值,關鍵在于對注3的解釋。在月平均溫度高于28攝氏度時,要首先考慮高溫的影響,包括采取何種降溫措施,溫度能降低多少,舍內溫度是否達標都要考慮在內。
2.美國標準
表2豬舍通風量指標
表格中通風指標單位是m3/h.頭。
必須指出,該標準是基于美國伊利諾伊州中部氣候建立起來的。
MWPS標準是指美國中西部規劃服務標準。2015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采用美國最新研究的豬產熱產濕量參數,根據濕度平衡調整了豬只通風量標準——即新標準。
通過兩個標準縱向、橫向對比可見,針對不同的氣候條件,不同的豬舍,不同的豬只類型的通風量是不同的,我們在選取豬舍通風量指標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不能盲目地套用。
三、最大通風量與最小通風量
3.1 豬舍最大通風量
豬的汗腺機能不發達,皮下脂肪層厚,在高溫時散熱困難,所以豬的耐熱性差。豬舍夏季通風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豬只體表溫度。豬舍最大通風量對應的是夏季極端高溫條件下的通風量。
3.2 豬舍最小通風量
豬舍冬季通風是冬季豬舍控制的關鍵。在冬季,通風和加熱是一對矛盾,而良好的冬季通風是保障加熱的前提。冬季通風最根本的目的是保障豬只活動區域的空氣質量和溫濕環境。
豬舍冬季通風應考慮對溫度指標的影響。過多的冷空氣攝入會降低豬的活動量,導致采食量減少,豬只需要把部分飼料轉化為體增熱來抵抗寒冷。環境低溫不利于豬只生長,在低溫條件下,豬只會收縮體表,甚至會發生局部凍傷;豬只更容易生病、感冒,引發關節炎、仔豬腹瀉等等。
豬舍冬季通風應考慮對濕度指標的影響。
冬季豬舍濕度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:第一,豬尿蒸發量和呼出的水汽量較大,不能及時排出豬舍;第二,豬舍屋頂保溫措施較差,水汽會在屋頂凝結成水滴,重新滴落到地面造成豬舍潮濕。冬季通風不足會使豬舍內環境潮濕,從而引發呼吸道疾病,進而造成死亡率上升。
豬舍冬季通風應考慮對有害氣體的影響。在通風量不足的情況下,不利于氨氣、硫化氫、粉塵等有害氣體的擴散、排除,且容易滋生細菌,豬只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,并可能發生咬尾現象。
綜上,冬季豬舍最小通風量應綜合考慮舍內溫度、濕度和有害氣體的平衡。
四、風速法計算規則:
風速法是按隧道通風模型計算通風量的(要求豬舍縱向跨度不大于60米)。設豬舍寬度為b米,平均高度為h米,風速為v 米/秒,則
通風量Q=v*b*h*3600立方米/小時。
豬舍通風量指標的確定還要結合豬舍的維護結構、保溫隔熱情況,豬只生長階段及其產熱、產濕量綜合考慮。
過渡季節和冬季豬舍通風量計算步驟與夏季相同。需要注意在我國北方,冬季要著重考慮除塵,南方著重考慮除濕。
表3豬舍內空氣溫度指標
注:1生長育肥舍在月平均氣溫高于28℃時,允許將上限提高1—3℃;
2、月平均氣溫低于—5℃時,允許將下限降低1—5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