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CTV-17《三農綠廳總臺發布》近日采訪了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寧。他表示,我國三分之二以上蛋雞的種雞都是國產品種,這讓我們有信心面對任何國際市場的變化。
每天吃雞蛋的底氣
每天吃雞蛋,已經成為不少人的飲食習慣。十年來,消費者最大的感觸是,雞蛋供應有保障,價格相對穩定。當家里雞蛋吃完了,去超市想買多少就買多少,什么時候去都有貨,雞蛋的質量和安全性都很有保障。
品種自主可控
從生產體系角度來看,楊寧教授認為,這十年來最大的變化是,蛋雞品種實現了自主可控?茖W家們培育了一些市場上的主導品種,如“京紅一號”,目前已是國內推廣量最大的單一蛋雞品種。還有像“京粉六號”和一些特色蛋雞新品種。品種的自主可控,讓我們不怕特殊情況,有了“不用進口國外種雞,自己國內產業不會受到任何影響”的底氣。
標準化規模養殖
全世界大約35%的雞蛋是在中國生產的。
我國雖然產業規模很大,但以前的蛋雞養殖分散在千家萬戶,條件參差不齊,生產效率不高。數據顯示,十年前,全國戶均飼養量不到5000只雞。近年來,提出標準化規模養殖以后,產品更加規范、可追溯、安全有保障,生產效率也得到提高。
小雞們的食譜更新了
蛋雞的每日“菜譜”越來越豐富,不再局限于大豆和玉米這兩個“經典菜”,還增加了小麥等其他蛋白飼料。
|